冰箱贴留言、专属小灶和“情绪服务”——细微处看新区养老之变-z6尊龙旗舰厅

无障碍

冰箱贴留言、专属小灶和“情绪服务”——细微处看新区养老之变

来源: 兰州新区报

姜波

时间: 2025/09/09/ 15:46 

字号:[][][]

  9月8日,兰州新区社会福利院里,68岁的贾庭祥坐在阳光充足的康复区,笑眯眯地看着周围。他在这里住了两年多,但最近,他感觉这里变样了。

  变了什么?饭菜更合胃口了,护工更贴心了,房间里的扶手更稳了,甚至还有志愿者来教他用智能手机。

  这一天,兰州新区养老服务现场推进会就在这里召开。没有长篇大论的报告,一群人实实在在走进养老院,看食堂、看房间、看老人。大家聊得最多的话题是“怎么能让老人吃得更软”“怎么帮他们睡得更香”,于细微处见大服务。

  做好“暖心”事

  这既是一次直观的实地调研,更是一次务实的经验交流。

  在彩虹城中心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做了一件特别的“小事”——他们联合社区网格员,定期上门看望80岁以上独居老人。了解完情况后,他们不打电话、不发微信,而是在老人家的冰箱贴下留了一张便签:

  “王阿姨家的降压药快吃完了,记得买。”

  “李爷爷昨晚没睡好,白天多陪他说说话。”

  负责人曾文方说:“这些小小的提示,是写给老人子女看的。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关照老人的起居,做好家居养老服务的无缝衔接。”

  纸短情长,简单,却温暖。

  在栖霞中心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食堂里有一个“特殊窗口”。有的老人患有胃病,吃不了硬米饭,厨师就单独做烂糊的面条;有糖尿病患者来就餐,厨房就专门备一份无糖餐;有的老人患有高血压,送餐员就为他端来少盐低脂的饭菜。负责人赵婷说:“吃饱吃好,才是家的味道。”

  管好“开心”事

  今年8月底,全面完成改造升级后的兰州新区社会福利院加挂了兰州新区康养中心的牌子,并由兰州新区康达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兰州新区康达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军明确提出:不仅要照顾好老人的身体,还要管他们的“情绪”,提供“情绪价值服务”。

  什么意思?就是护工不能只完成喂饭、翻身这些“任务”,还要陪老人聊天,知道他们为什么高兴、为什么愁,甚至要知道他们喜欢什么电视节目、怀念什么老歌。

  “以前觉得养老就是‘养活’,现在才知道,得要‘养好’。”一位护工这样说。

  办好“贴心”事

  就在半年前,新区社会福利院还面临很多问题:设施旧、服务弱、老人不愿来。但现在,通过改造环境、培训护工、引入医疗资源,这里不仅焕然一新,还开始探索“旅居养老”——欢迎外面的老人来小住,实地感受贴心服务,亲身体验城市温情。

  “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有张床位,而要追求有一张温暖的床位。”新区民政司法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琴说。

  采访后记:

  养老不再是“别人的家事”

  这场推进会没有落幕词,但每个人带走了一个共识:

  养老,不是把老人“放进去”,而是帮他们“好好生活”。

  从一家养老院的变化,到一个新区体系的构建——兰州新区正在用细节一点点堆起老有颐养的底气。

  有时候,改变不需要豪言壮语。它可能只是一张冰箱贴、一碗软面条,或是每一个被认真倾听的晨昏。

网站地图